邛人消失的踪影 |
发布时间:2013-08-17 19:47 点击:次 |
![]() 001“王飨。贞:不唯口。贞:邛出。”的殷商甲骨文片。
![]() 002“贞:邛弗灾。”的殷商甲骨文片。
![]() 003古临邛曾以现在的邛崃为中心,涵盖了大邑、蒲江和崇州西部以及名山和芦山北部的宽阔地域。“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”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“西岭”即在其间。邛人生活的这片土地峰岭连绵,原野广袤;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边,茂密的茅丛荆灌随处可见;流经其间的布濮水、白沫江水量丰沛,开阔的河谷地带草木繁茂。
![]() 004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,邛人已走出洞窟,聚居于山麓、台地,开始了半永久性的定居生活。山峦间逐渐被邛人踩出一条农耕文明的小道。这样的小道在今邛崃火井沟一带还能见到。
![]() 005由永久性定居开始,邛人逐渐形成早期的农耕聚落。一些聚落后来衍变为可进行简单交易的“市”。邛崃山区依然可见的木骨泥壁房舍,为农耕文明的雏形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。
![]() 006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邛人性情温和、处事谐和。兀自固守的一方水土,如同后世陶渊明惊羡和感叹的“世外桃源”之怡然、恬淡。
![]() 007 20世纪70年代以来,邛崃山区的高何、天台、平乐、大同等镇乡均发现一些崖洞、崖穴,被当地人称做蛮洞子。经实地考察,有的即为远古时期的邛人居所。 |